
超10000家全球采購商集結,200余個縣域珍品集中亮相,30000平方米展區整裝待發……6月18日,大灣區農產品交易會暨土特產精品博覽會(簡稱“大灣區農交會”)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會上正式宣布,作為全國首個B2B農業專業展會,大灣區農交會將于2025年12月12日—14日登陸廣州廣交會展館B區,著力打造農產品領域的“廣交會”級行業標桿盛會。
當優質農產品遇上粵港澳大灣區,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首屆大灣區農交會以“推動農品融灣出海,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錨定灣區萬億市場,首創B2B農業展模式。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戰略發展高地,擁有1.5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和全球貿易樞紐的獨特優勢,為農交會提供了絕佳的發展舞臺。
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齊國介紹,本次博覽會的核心價值在于四方面:構筑融入灣區大市場的戰略支點、激活品牌賦能與產業升級的強勁引擎、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凝聚區域協同與鄉村振興的澎湃合力。
作為全國首個聚焦農業產業鏈B2B交易的國際化專業平臺,大灣區農交會不僅打通了產銷對接的“最后一公里”,更通過專業化、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助力農產品從“產得好”到“賣得好”。南方農村報社黨委書記、主編嚴亮在發布會上表示,這一創新模式精準對接產業鏈中高端需求,讓全國優質農產品高效融入灣區大市場,并借助灣區優勢走向世界。
發布會上,主辦方揭曉了本屆盛會的多個核心亮點。作為全國農產品精品第一展,大灣區農交會將匯集全球大買家,包括大灣區出口貿易商、米其林餐廳、跨境電商、工會福利采購等,構建多元化銷售渠道。展會將舉辦“大買家選品對接會”“電商逆向采購會”等活動,實現精準匹配與高效轉化。此外,展會還將與日本、韓國等國際參展商合作,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助力中國農產品“走出去”。
在展品方面,大灣區農交會呈現了一場農業全產業鏈的“超級秀場”。從東北黑土地到西南云貴高原,從東海之濱到西北戈壁,全國各地的精品土特產將在此一站式展現。同時,展會還將展示長白山人參、西藏蟲草、云南石斛等珍稀產品,推動傳統養生文化與現代健康產業融合,打造高端食材與健康產品采購平臺。此外,展會還設置了“非遺農藝展演+大師技藝”區域,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農產品背后的技藝溫度與文化厚度,打造沉浸式農業文化體驗空間。
為確保大灣區農交會的實效與影響力,主辦方精心籌劃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并設置了七大主題展區,全面展現現代農業產業鏈的發展成果。這七大展區各具特色,包括原產地農產品品牌展區、鄉村振興產業展區、國際品牌展區、高端食材展區、食藥同源展區、粵農優品展區以及有機地標展區。其中,原產地農產品品牌展區匯聚了全國優質區域公用品牌、中華老字號及地理標志產品;鄉村振興產業展區則重點展示了特色農業項目及農文旅融合創新成果;國際品牌展區則搭建了全球農產品貿易平臺,匯集了各國優質農產品。
本屆大灣區農交會邀請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肉類協會、中國蔬菜協會、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等作為支持單位,由廣東省鄉村振興文化服務產業園、廣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會等聯合協辦。
大灣區農交會的舉辦,不僅為全國優質農產品提供了一個展示和銷售的絕佳舞臺,更為農業產業鏈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深度對話提供了重要契機。